今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邮政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建设宿迁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完善邮政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设施先进、技术一流、服务高效的现代化寄递服务体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宿迁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宿迁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统筹资源优势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将于10月15日正式投产运营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
近日,笔者走进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看到主体大楼已拔地而起,一楼垛口处停着几辆红色卡车,工人们正在将上面的机器设备搬运到一楼大厅,等待接下来的设施安装。原本空旷的大厅已经建起了离地4.6米的夹层钢平台,上面是双层小件分拣机,下面是自动摆轮矩阵分拣机,实施工程人员快步疾行,各个项目指挥部高效调度,目光所及,处处涌动着加快发展的建设热潮。
据了解,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位于沭阳县百盟物流园西南部,北门面对通济路,离沭阳南枢纽约4.5公里;西门面对新扩宽的神秀路,距离324省道约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新邮件处理中心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宿迁市分公司负责实施,累计投资金额2.22亿元,占地面积121.29亩,一期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其中生产主楼2.97万平方米,生产辅助楼3434平方米。
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2024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分拣机设施安装,将于今年10月15日正式投产运营,全力应对“双11”高量期。新中心将成为邮件解决能力和工艺智能化水平全省一流、全国90个之一的省际处理中心,更是全市快递物流业标志性工程,为“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贡献宿迁邮政行业“国家队”的力量。
“现行场地设备老旧,解决能力低、工艺落后,简易小件机+人工矩阵在全省各处理中心中属落后的设备,且装车垛口严重不足,影响处理效能,增加处理成本。”宿迁邮政寄递运管条线负责人陈涛介绍。
“目前,我们正在安装地面层和平台层两套设备系统,地面层安装的是自动摆轮矩阵系统,主要分拣大件异形件等,处理效率可达2.7万件/小时;平台层安装双层半自动分拣机,主要分拣进出口小件,处理效率最高可达4.8万件/小时。”陈涛说。
分拣效率提高后,运输方式也在一直在优化。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技术,将邮路运输车辆纳入“车辆运营管控平台”和“雀鹰管理系统”,并升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加装车辆视频监控。该中心的邮路运输将实行可视化调度管理,实时采集路况信息和车辆信息,通过数据对邮路、司机、车辆、邮件、调度及运费等进行全方位实时感知,实现驾驶行为、车辆运行、运力调配、经营成本等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我们共有282辆车,担负着宿迁邮政一、二级干线邮路、区内邮路的邮件运输任务,每辆车日均行驶里程约150公里。同时,我们积极推行交邮合作模式,利用社会运能缩短邮件传递时限,使邮件妥投时间提快30分钟。此外,依托阳光平台同城配送资源和稳定运营,我们成功组建全市寄递大同城串行网络,目前,全市16辆食材配送邮政专车,3个县级中转站点,8条县级专趟送货路线小时稳定运作,实现了市县同城网络全国覆盖,特快同城寄递最快可实现半日达。”陈涛介绍。
宿迁邮政新邮件处理中心建成后,邮件解决能力将由日均100万件,提升至日均处理200万件以上,年处理邮件量超5亿件,能够很好的满足特快、包裹、信函、报刊、机要、国际等传统邮件处理及电商仓储一体化配送等功能,成为全国性规模宏大、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邮件处理与分发核心枢纽,赋予多元且重要的功能。
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配套建设了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作为全国邮政低碳处理中心首个试点,推动邮政绿色低碳场景转型发展,屋顶光伏发电可供场地60%的用电量,每年节省电费近30万元。
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的建设将助力宿迁市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网络,为各类企业和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仓储配送和快递服务,加快宿迁快递物流业和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制造业、仓储业等深度整合和协同发展,并推动第三方物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宿迁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吸引更加多的企业落户宿迁。
除此之外,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的建成还会带动大批人员稳定就业。据介绍,该中心正常运营后,将增加400余个就业岗位,可为县域物流运输业带来2亿多元的现金流。
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建设过程中,宿迁邮政党委格外的重视,专门成立重点工程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专职负责项目建设,定期召开专题会,督办工程进度。“从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项目筹建开始,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高压线杆移拆、竣工验收、项目周围交通路网协调等,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建设和早日投产。”宿迁邮政重点工程办负责人蒋华东说。
宿迁邮政新处理中心作为中国邮政寄递网重要省际节点和骨干枢纽之一,将抓住宿迁作为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的机遇,响应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物运输枢纽布局建设要求,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交流通道,有力推动宿迁制造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寄递服务网络覆盖城乡、通达全国、联通世界。